“《方方日记》”与出版之我见——伪称“报道”贻害无穷!
2020-04-14 12:29:01
  • 0
  • 0
  • 5
  • 0


“只看见黑暗的人,不相信有光明存在。而只看见光明的人,一看见黑暗就惊慌失措!只有既看到黑暗,又相信光明存在的人,才能正视黑暗、追求光明!”

——题记

关于“方方日记”,最初,我也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后来,慢慢不喜欢了,主要每篇内容有点冗长、语言显得略微啰嗦——每次开篇一堆天气之类烘托心情之不太精彩、呈现无用信息的叙述,让人觉得多少有点无趣乏味。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蔡静,是我国最早研究流言传播的学者,其经典代表著作是《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


方方日记进入正文后,一手信息少,二手、三手间接信息多。尽管身处“旋涡”中心,但由于在家隔离,实际上相对“闭目塞听”、似乎有“坐井观天”之嫌。而二手、三手信息自己无法求证、如果也未经其他途径求证的话,作为个人采信,以自己观点呈现,似乎无可厚非——爱信信,不信拉倒!

但是,如果作为“新闻报道”向世界呈现,未免失之严谨与真实!

据悉,方方出版的英文“《武汉日记》”,副标题采用了这样的介绍: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这就显然违背公理!如此操作实在缺乏科学态度,有违“客观、公正”,误导世界舆论!

方方既然担任过新闻刊物《今日名流》杂志总编,对“报道”两个字的内涵显然不至于不懂,那么,令人不解地是,为什么要借托“报道”的名义出版自己的书呢?

“报道”的内涵是什么?

“报道”一词是个专门新闻术语:它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根据百度百科,“报道”的基本解释编辑为:

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1]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1]

“报道”的详细解释编辑为:

含义

1、动词,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例:~消息。

2、名词,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例:他写了一篇关于小麦丰收的~。

3、同报导,但是比报导更常用。

“报道”(亦作报导)的出处:

1、报告;告知。

唐李涉《山居送僧》诗:若逢城邑人相问,报道花时也不闻。

唐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元王修甫《八声甘州》套曲:正心焦,梅香低报,报道晚粧楼外月儿高。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管席者传板报道:“客齐!”范雎出堂相见,叙礼已毕,送盏定位;两庑下鼓乐交作,竟不呼召须贾。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沙汀《记贺龙》二十:直到我们已经上马,在大道上跑过一段路了,那乡下人还提了灯站在分手的地方,望着我们大声报道着方向,深恐我们走错了路。

2、通过报纸、杂志、广播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秦牧《深情注视壁上人……》:斯特朗写了好几本关于报道中国革命的书籍,给中外读者留下颇深的印象。

柯岩《东方的明珠》三:英国和瑞士的报纸、电台竞相报道。

3、用书面或广播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海默《从城里来的姑娘》:报纸上,关于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报道越来越多了。

如: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的报道就占去了一半发稿数字。

本人完全崇尚“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之价值观,但是,当我看到方方出版的英文名为《武汉日记》之书,副标题采用了“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时,哥不淡定了!


个人观点、一孔之见成为所谓“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就未免沦落为假新闻!



俗话说,“横看成岭侧看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这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方方的“《武汉日记》”,不少内容本人没有亲自调查,仅凭“听说”之类、甚至道听途说写成。那么,这些内容可以是个人观点、或一孔之见,但成为所谓“来自疫情中心源头的报道”,就未免沦落为假新闻!

疫情到底是怎么来的?哪里是发源地,至今都不最后清楚,方方却如此标注武汉,被质疑是一种肆意抹黑似乎也说得通。

此外,日记中有许多“我听说”,“听朋友说”,“从朋友处打听到”这样的字眼,她所描述事件的真实性与客观事实之间到底存在多大距离我们不得而知。如果不称“报道”我觉得没啥问题,但是一冠上“报道”之词,这个所谓“《武汉日记》”就具有了“新闻性”——其实乃伪新闻也。

“报道”的依据是什么?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客观和公正,不能有主观色彩!而“《武汉日记》”基本没有符合新闻报道要求的新闻源,更何况大多数都是匿名信息源。这点,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新闻报道中,都是非常忌讳的。尤其西方媒体,对某一新闻事实必须有用至少两个独立新闻源才可以报道,对于单一新闻源的采信非常谨慎。而对于匿名新闻源的采信方面,无论如何,绝对不会采信单一匿名新闻源。反观方方“《武汉日记》”,单一匿名消息源比比皆是,那么,这些道听途说、无从考证的的信息具有新闻价值吗?!

事实上,方方的“《武汉日记》”,迎合了批评政府的需要,契合了反共需要,满足了反华需要!所以,国外出版社也乐得替她出版,关键是,她以“报道”形式出版的东西,国外媒体再以此为据,大量采信、进行报道,那恰恰可能造成谬种流传、损害中国形象!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方方“《武汉日记》”无形中提供的“炮弹”,乃未经考证核实的“新闻”,主观认知超过客观存在,就把全世界公众都误导并带入歧途。请问,这不是递刀子是什么?!

到底谁是弱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近,有位叫童大焕人士撰文称:《弱智才会认为方方日记在给外国送弹药》,因为该文冗长我没耐心看。不过,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位科技界著名前辈转发该文并很可爱滴点评说:“我也曾经认为在国外出版会有利于人家对中国通刀子,的确弱智。虽然我不反对在国外出版。”


“《武汉日记》”在国外出版在国内引起广泛争议。



众所周知,关于新冠病毒来源问题,中美之间一直在互相指责!而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并非新冠病毒的绝对发源地,美国反而嫌疑很大,但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在往中国甩锅。尤其他们指责中国隐瞒真相、封锁信息,造成他们无法预警,导致今天病祸入洪水泛滥、人民生灵涂炭。

可是,先不说中国今天1月初就向世卫组织与美国通报疫情,2019年12月以来,美国中情局就曾连篇累牍向美国总统发出警报,但川普不以为然,终于酿成大祸!

可美国的一些政客至今喋喋不休,依然嫁祸于人,方方“《武汉日记》”之“报道”,正好雪中送炭。

方方此举,立马遭到公众舆论的谴责——虽然这些批评、批判的确不乏一些失去理性的谩骂——当然是过犹不及!

而中国的极少数汉奸和反共人士此时却站出来贬斥公众,甚至把方方“《武汉日记》”在美出版与《鲁迅日记》在日本出版相提并论,这种不分云泥之别的见识,才是真正的弱智!

谁是真正的吹哨人?

当全国人民把李文亮医生尊为“英雄”时,武汉的医生却说,我们(医务人员)都知道李文亮医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好人!

事实上,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吹哨人,所以中国的吹哨人都是极少数汉奸与反共人士拔高给他们戴上了桂冠!中国的八九位医生并没有把新冠病毒肺炎的相关信息向社会披露!他们仅仅是向上级报告与在圈子里提醒同事小心提防,只是在后来才后悔早知道如此“老子到处说!”

而美国航母舰长才是真正的吹哨人,他向媒体披露了航母官兵染上病毒性肺炎的事实,但他的结局是什么?被开除!

对民主灯塔国的所作所为,无异于啪啪啪的打了极少数汉奸和反共人士的脸!

流言、传言、谣言、谎言?

在笔者看来,方方日记没有凭空杜撰的成分,但是,由于大多数消息未经核实,明显属于流言!

“受众接受的未经核实的消息,就是流言。”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蔡静,是我国最早研究流言传播的学者。多年前,蔡静博士毕业到中传任教,一次机缘,笔者与她相识,获赠其经典著作《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

蔡静博士指出:“个人的欲望,集体的无意识暗示和社会的不安感交织成了流言的温床,而流言自诞生之日起,它就不断从传播中吸取力量,正如维吉尔所描绘的女神,‘她由于灵活而强大,在行走间获得力量’”。笔者认为,蔡静女士多年前的研究对当今方方的“《武汉日记》”内容依然可以进行科学诠释。

尤其蔡静富有见地的研究:“留言在传播背后就是一个群体的接受过程,作为在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它既有信息分享的一面,又有体现群体的希望,意志和感情的那一部分。”用来分析“《武汉日记》”简直给人量身定做的感觉。

传言一般指通过多人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的消息。在笔者看来,“《武汉日记》”中不少“我听说”,“听朋友说”,“从朋友处打听到”之类,“传言”痕迹似乎明显。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论即是谣言。”

“《武汉日记》”应该不会制造谣言,但是其“道听途说”的传言中,我们既不能武断认定存在谣言,但我们也难以绝对认定没有谣言夹杂其中——毕竟许多内容未经核实。

而谎言是“说话人在知道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刻意隐瞒并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语言信息的行为。”那么,假如有人因为某种原因故意欺骗方方,而这一切在未经方方察觉的情况下纳入“《武汉日记》”,结果就很悲催!

有鉴于此,方方的“《武汉日记》”确实可能存在漏洞与瑕疵,而再以“报道”的形式登堂入室、赋予“新闻性”,就难免会产生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